米克网

智能仿生鱼已投入长江保护:模仿鱼类游动 进行生态数据采集

5月15日消息,据媒体报道,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期间,英国牛津大学James Crabbe院士参访武汉大学时,一组灵动的"水中精灵"引发关注。

这些拥有避障传感器的智能仿生鱼,正以每秒1.2米的游速在长江执行生态监测任务,其逼真的摆尾动作与鱼群几乎无异。

这款全球领先的水下机器人,采用柔性硅胶材质与仿生流体力学设计,能精准模拟12种淡水鱼类的游动姿态。

其头部搭载的多光谱传感器阵列,可实时采集水体pH值、溶解氧等18项生态指标,单次充电续航达48小时。目前已在长江中游建立30个智能监测节点,累计传回生态数据超50TB。

"它们对鱼群行为的模拟令人惊叹,这种非侵入式监测真正实现了科技与生态的和谐共生。"Crabbe院士在观看实时传回的江豚活动影像后表示。他同时建议:"若能在群体协作算法上突破,让仿生鱼自主形成监测网络,将开启水下生态研究的新维度。"

这项创新成果背后,是武汉大学交叉学科团队历时五年的技术攻关。项目负责人透露,下一代产品将集成声呐通信与AI识别系统,计划拓展至海洋科考、海底管线巡检等场景。

智能仿生鱼已投入长江保护:模仿鱼类游动 进行生态数据采集-图1

本文转载于快科技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,本站只做信息存储

阅读前请先查看【免责声明】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,本站仅供信息存储,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.mikedq.com/news/4908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关注我们